刘某某,男,52岁,2023年4月1日初诊。双足部反复出现脓疱、糜烂渗出5月余。患者5月前于双足部脓疱,当时未介意,故没有及时就诊治疗,约半个月后病情突然加重,脓疱不断增多,布满双足底,并有破溃糜烂,渗出较多,瘙痒明显,遂至本市某医院皮肤科就医,诊断为“掌跖脓疱病”,予以复方甘草酸苷片、阿维A胶囊内服,以及卤米松乳膏外涂治疗,疗效欠佳。查体:双足底暗红肿胀,可见较多大小不等脓疱,部分聚集融合成脓湖状,部分脓疱破溃,可见糜烂渗液。舌质暗紫,苔黄腻,脉弦滑。
西医诊断:掌跖脓疱病。
中医诊断:瘑疮。
证属:湿热下注,经络瘀阻。
治则:清热利湿, 解毒通络。
拟方:化瘀苍术散加减。
处方:苍术10g,黄柏10g,生薏苡仁30g,川牛膝10g,白茅根15g,泽泻10g,丹皮10g,赤芍10g,生地15g,陈皮10g,白鲜皮30g,苦参30g,金银花10g,连翘15g,地丁10g。14剂,水煎服。
两周后复诊:患者双足底暗红肿胀明显减轻,脓疱大部干涸,部分结痂,少量痂皮脱落,瘙痒感消失,大小便正常。舌质暗,苔白腻,脉弦滑。原方去白鲜皮、苦参,加茯苓30g、厚朴10g,21剂,水煎服。
5月7日三诊:患者双足底脓疱消退,痂皮均脱落,显现薄嫩皮肤。
体会:化瘀苍术散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博鉴教授的经验方,是其在苍术散的基础上加味化裁而来。化瘀苍术散由苍术、黄柏、川牛膝、生薏米、泽泻、白茅根、生地、丹皮、 赤芍等九味药物组成。方中黄柏苦寒,寒以清热,苦能燥湿,且偏走下焦,善治下焦之湿热而为君;苍术味苦性温,气味辛烈,功善燥湿,又能健脾。因“诸湿肿满皆属于脾”,脾喜燥而恶湿,苍术燥湿健脾以图治本。正如《成方便读》曰:“湿热之邪,虽盛于下,其始未尝不从脾胃而起,故治病者,必求其本,清流者,必洁其源”。苍术虽性温香燥,但与苦寒之黄柏相伍,去性存用,故无助热动火之虞,亦能使黄柏清热而无寒凝之弊。二药配伍,寒温同用,阴阳相济,相反相成,标本兼顾。生薏苡仁性味甘淡,健脾利湿,清热除痹,与苍术合用,共为臣;泽泻利水渗湿,导热下行,白茅根、生地、丹皮、 赤芍清热凉血,而丹皮、 赤芍又能活血散瘀,以上五药合用共为佐;川牛膝性平,味甘微苦,性善走下,能活血祛瘀,导热下泄,引血下行,可领药下焦而为使。诸药合用,共凑活血化瘀、清热除湿之功,凡湿热下注致疾病均可加减应用。
每篇医案,都很温暖;
转变认知,也提供方法;
医病,也医心;
以人文医学科普,温暖每处伤痛。
每个点赞,您的关注,我都喜欢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官网平台,睿新策略,嗨牛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